“急救发动机 安全加速行” 汽车工程系开展校园安全急救知识专题讲座
为强化校园安全教育,提升教师的应急救护能力,2025年3月25日,汽车工程系在315会议室举办“急救发动机 安全加速行”校园安全急救专题讲座,全系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参与,赵建业老师作为主讲人围绕急救理论与实操技能展开培训。
一、聚焦专业场景,筑牢理论根基
赵建业老师结合系部专业教学特点,深入分析了实训课程、理论教学及体育课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,如机械操作中的外伤、新能源汽车电气安全等,并针对性讲解了对应的施救方法。他着重强调急救“黄金四分钟”原则,详细演示了校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置流程,帮助教师建立“时间就是生命”的急救意识。
二、实操演练并重,提升应急技能
讲座设置了丰富的实操环节,赵建业老师通过分步演示与现场指导,带领教师掌握关键急救技能:
心肺复苏(CPR)与 AED 使用:从胸外按压的深度(5-6 厘米)、频率(100-120 次 / 分钟)到人工呼吸的操作规范,结合 AED 设备的使用要点,强调“及时、准确”的重要性;
外伤处理实操:利用实训工具模拟真实场景,指导三角巾包扎、止血带使用等技能,确保教师能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处理出血、固定伤肢;
气道异物梗阻急救:针对成人与儿童的生理差异,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不同操作手法,并组织教师分组练习,确保动作规范到位。
三、成效显著,夯实安全防护网
本次培训覆盖全系教职工,通过“理论+实操”的模式,帮助教师初步掌握基础急救技能,尤其强化了针对汽车实训教学场景的安全防护意识。教师们反馈,培训内容“实用性强”,对实训课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处置具有直接指导意义,有效填补了应急救护知识的盲区。
四、长效机制,守护校园安全
为巩固培训效果,汽车工程系明确后续计划:
将急救技能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必修内容,实现师资培训全覆盖;本学期起,将每周开展统一的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工作,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本次讲座以“专业融合+安全赋能”为特色,不仅提升了教职工的安全意识与急救水平,更针对汽车工程系教学场景构建了精准的应急防护体系,为保障师生安全、打造平安校园筑牢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