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那部关于电信诈骗的影片《孤注一掷》吗?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,电信诈骗事件也频频发生。诈骗手段花样百出,令人防不胜防。作为单纯可爱的学生,我们更容易成为受害者。
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“如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,远离电信诈骗!”
01
如何防范诈骗
保护个人隐私!
不要轻易透露身份证件号、银行卡号等重要证件信息,个人隐私务必妥善保管。
天上不会掉馅饼!不要轻易相信有那么多“好事”会降临在自己头上,提高警惕,理智辨别。
信人不信事!再熟悉的家人朋友,如果不是面对面交流,都要严格按流程办事,询问清楚对方身份。尤其是涉及钱财交易,尽量当面核实,或与家人朋友制定只有彼此知道的“暗号”。科技发达,人像、声音都可用AI合成,务必提高防范意识。
遇事先找官方核实!接到“身份信息被盗用”“银行卡冻结”“境外大额支出”之类的消息,不要惊慌,先去相关部门的官方网站进行查询、核实。
提高网络安全意识!不点开陌生链接,不下载可疑软件,保护好社交账号隐私,避免被他人盗用。
陌生电话不乱接!看到陌生来电提前辨别,如果接起后发现异常请及时挂断,并拉黑该号码。
02
诈骗的常见类型
刷单返利虽容易,受骗双眼泪涟涟。
同学们在校内校外找工作时应提防“兼职招聘”“赠送福利”等诱饵,一旦上前询问,“任务群”通通找上你。警惕低成本投入,赚大钱幻想,小赚几笔你得意忘形,被骗受害只有追悔莫及!
网上交友需谨慎,网络平台莫大意。
交友需谨慎,“高富帅”全靠剧本包装,“白富美”只为让你转账!友情爱情令人陶醉,人财两空行行泪流。警惕陌生网友、网络交友平台,莫让虚假情感把你欺骗!
理性消费最可靠,虚假网贷深似海。
理性消费,拒绝网贷、校园贷、裸贷,从你我做起!别再相信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。“无抵押、免征信、速放贷”句句诱人,“手续费、保障金、代办费”层层陷阱。如若真遇困难,速速求助班主任。网络世界迷人眼,保持警惕防风险!
虚假征信要留心,“工作人员”是假扮。
应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,如遇陌生人询问,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。如遇对方将个人信息对答如流,尤其要当心!遇事先向有关部门反馈,莫要慌张着急汇款,机智应对此类事件,保护个人财产安全!
网络链接不要点,购票需走正规店。
诈骗分子很狡猾!拼多多砍一刀看似很安全,殊不知多少风险其中藏。会场门票也一样,全靠实力把票抢,莫信黄牛有渠道,唯一认准是官方!
03
遭遇诈骗怎么办
处理诈骗最重要的是,保持沉着冷静!第一时间自救,首先把握黄金24小时!看对方账户是哪家银行,通过该银行网银、电话银行等查询方式对嫌疑人银行卡采取输入多次错误密码(一般为3-5次)后冻结的限制指令。
还可以通过口头挂失等方式,阻断嫌疑人取款。这宝贵的24小时将使对方无法将钱转移,避免损失扩大,也为警方破案提供时间。然后,收集被骗过程的汇款凭证、通话记录等相关信息,前往当地派出所或拨打110报警。
除此之外,因为110报警只能快速止付,我们还需尽快前往最近的派出所进行笔录,案件才能进一步开展侦查。
如果手机已中木马病毒,哪怕没有资金损失也要及时刷机!并且更改相关密码,因为虽然没有资金损失,但木马病毒很有可能已经盗取了你手机内的各项信息。
上报警方。将相关网络诈骗信息线索、诈骗录音通过110报警电话或12110短信报警平台、网络110等方式提供给公安机关警方会将这些线索汇总并开展工作。
同学们,电信诈骗的形式千变万化,我们要提高“反诈防诈”安全意识。擦亮眼睛,谨防诈骗,从你我做起。